2016-3-4星期五 主办:滕州市中远建设有限公司
  经济时评 您现在位置是:首 页 | 经济时评
 
互联网金融应以开放的心态应对规则
2014/3/26

 

历史不会倒退,“宝宝”们必然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以“网速”扩张的用户数量与规模使“宝宝”瞬间成长,这也令“宝宝”们不能再以新生儿自居,并以创新之名跟金融规则“躲猫猫”了。

在伟大乔布斯及其成功苹果的故乡美国,1999年诞生了全球第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也就是“宝宝”们的鼻祖Paypal,在2007年其成长巅峰时达到最大规模10亿美元,但2008年金融危机大潮下,走向亏损并关张。而其他诸如第一安全银行以及网络保险公司等,也都没能在有生之年象中国的“宝宝”们闪亮过,最后都被收购了。

以“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繁荣发展、一花独开,与欧美归于平淡的互联网金融形成对比,究其原因,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所讲,作为包容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思维从未改变,这个大方向也始终不会变。

从尚在底稿阶段即被“公布”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到二维码和虚拟信用卡被暂停,再到处置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引来一些人产生对央行“变脸”的误解,央行又说态度没改变,那么,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据统计,我国以“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至今已拥有市场上45%的用户和1.5%的份额,背后隐含的是如此众多的用户权益和资金安全,“宝宝”们某种意义上的“系统重要性”,使它没有理由再回避规则和监管。

创新意味着实现未知的可能,而在创新政策“特赦”下,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借款、资本融资、金融产品投资等方向都发展出形式不同的实践。但在业务上,如余额宝等的渠道转换功能、支付宝的支付充值和转帐功能,以及网贷众筹等业务,都没有突破传统模式,只是改变了资金渠道,有的甚至增加了资金流动成本。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传统金融在渠道或服务上得到有效的补充或延伸,但并未由此衍生出独立的新生业态。因此,“宝宝”们也无法再以创新之名,试探传统金融都无法逾越的“底线”。

在提供便捷服务和高收益的表相背后,关于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便利与安全中间的支点,是金融监管永远不能做到二者同时最大化的两难。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样应珍惜在短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金融行业最本初的信用核心,把发力点着眼于扩大自身信用,并保护用户及其资金安全,这也将是赢得监管信任的先决条件。

当前,我们的金融改革也在步入深水区,市场要素逐步起到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金融资源,此中隐含的前提,还是监管底线。所以,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金融市场的一份子,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以同样开放的心态,遵循金融基本规则,守住风险底线,建立信用,拥抱明天!

 

 

Copyright © 2012 滕州市中远建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7118号-1
联系电话:0632-5516192  传真:0632-5516192  E-mail:tzszyjs@126.com